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(5) 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

一個移民到加拿的聯詠同事在她的 facebook 上寫了這段話:

"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今天才知道意思,讓我感動莫明...“

翻譯如下:

晚春三月,已經穿上了春季的衣服,我和五六位成年人,六七個少年,在沂水岸邊洗滌頭臉手腳,在祭天求雨的地方吹吹風,一路唱著歌走回家。
暮春三月,厚重的冬衣也換上輕便的春服,和五、六個成年人與六、七個十幾歲的孩子,一起到沂水岸邊曬曬太陽,再上高高的舞雩臺上吹吹和煦的暖風,高興地跳舞歡叫,盡興了就快快活活唱著歌回家去。

年輕的時後,讀這段文字是沒有太大的領悟的。慢慢年紀大了,才懂得欣賞裏面的意涵。

這段文字,對我,這是平凡的幸福。是一種意境,是感動的瞬間。

回想起以前的一些片段:

大二升大三的暑假,和幾個中山大學的同學,與陳家三姐妹,結伴到了胡蘆谷露營。我們在溪邊抓蝦,在風中吹乾衣服。我們愉快地聊天,煮東西吃。然後騎著機車,快快樂樂的回家。

在唸研究所的冬天,帶著一位女生,為了看陽明山的降雪,從天母,陽明山公園一路走到了大屯山頂。然後攔了下山的便車,到了淡水。再搭著火車回到台北。

今年三月,我和老婆,兩個小孩騎著腳踏車,延著鹽水溪河畔,安平的腳踏車道,四草大橋,到了安平港。一家人在港邊,吃了臭豆腐和旗魚黑輪。然後高高興興回家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